软件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软件源代码作为软件的核心,其著作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软件源代码著作权的概念、法律保护、侵权判定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软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软件源代码著作权的概念
1. 软件源代码的定义
软件源代码是指用于编写、修改、维护和运行软件的文本、图形、表格等数据,是软件创作的原始材料。它以编程语言的形式表达,具有可读性、可修改性和可执行性。
2. 软件源代码著作权的定义
软件源代码著作权是指软件作者对其创作的软件源代码所享有的法律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二、软件源代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1. 我国著作权法对软件源代码的保护
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软件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的规定,软件作者对其创作的软件源代码享有著作权。
2. 国际著作权公约对软件源代码的保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制定的《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等国际著作权公约,也对软件源代码的著作权保护作出规定。
三、软件源代码侵权判定
1. 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软件源代码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未经许可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权、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行为;
(2)未经许可改编、翻译、汇编等行为;
(3)剽窃他人软件源代码的行为。
2. 侵权判定的标准
(1)相同或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标准:在判断软件源代码是否构成侵权时,可以参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30条的规定,即“软件作品相同或实质性相似,是指软件作品在整体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现形式,且在功能、结构、逻辑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性”。
(2)侵权认定的原则:在侵权认定过程中,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侵权方需提供证据证明其未侵犯他人著作权。
软件源代码著作权保护是我国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软件源代码著作权保护,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推动软件产业持续发展。企业应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尊重他人著作权,共同营造良好的软件产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
[4] 《伯尔尼公约》